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

0 MINUTES

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

幽门螺杆菌(Helicobacter pylori,简称H.pylori)是一种与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(MALT)淋巴瘤密切相关的细菌。1994年,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。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胃癌发病率双高的国家,因此,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关键,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。

然而,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,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,传统治疗方案的根除率不断下降。许多患者经历了多次治疗失败,面临副作用增加和治疗效果不佳的困境。为此,中国医学界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,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
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现状与挑战

目前,国内外推荐的主要治疗方案是14天的铋剂四联疗法,但由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,治疗效果并不理想。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,幽门螺杆菌仍未根除,甚至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等副作用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中国医学专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路径。通过将西医的“病”与中医的“证”相结合,不仅提高了根除率,还减少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。

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

  1. 提高根除率
    研究表明,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。例如,某些中药(如黄连、黄芩)具有抑菌作用,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果。
  2. 缓解症状
    中药在改善消化不良、胃痛等症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许多患者在联合使用中药后,不仅幽门螺杆菌被根除,胃部不适也得到了明显缓解。
  3. 减少副作用
    传统四联疗法可能导致腹泻、恶心等副作用,而中药的加入可以有效减轻这些不适,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
  4. 缩短疗程
    部分研究显示,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,从而降低耐药性的风险。

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

对于多次治疗失败的患者,专家建议进行个体化整体评估,包括:

  • 检查胃黏膜病变(如萎缩性胃炎、肠化生等);
  • 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(如耐药性、患者依从性等);
  • 评估肠道菌群是否失衡;
  • 考虑患者的年龄、生活习惯等因素。

在此基础上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可能包括:

  • 暂停抗生素治疗3-6个月,让幽门螺杆菌恢复活性;
  • 使用中药调理胃部环境,改善症状;
  • 重新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。

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

中医药通过整体调节和局部抑菌双重作用,为幽门螺杆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证型及治疗方案:

  1. 脾胃湿热证
    • 症状:胃脘痞满、口干口苦、舌红苔黄腻。
    • 治疗:清热化湿,常用方剂为连朴饮
  2. 脾胃虚弱证
    • 症状:胃脘隐痛、喜温喜按、舌淡苔白。
    • 治疗:健脾益气,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
  3. 寒热错杂证
    • 症状:胃脘痞满、遇冷加重、舌淡苔黄。
    • 治疗:辛开苦降,常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

未来展望

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路径。它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,还减少了副作用,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未来,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,这一方法将不断完善,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。

Last update: 25 February 2025, 17:33

DR. CHRIS ZAVOS, MD, PHD, FEBGH

Gastroenterologist - Hepatologist, Thessaloniki

PhD at Medical School,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, Greece

PGDip at Universitair Medisch Centrum Utrecht, The Netherlands

Ex President, Hellenic H. pylori & Microbiota Study Group